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改进的石墨电弧放电方法制备了小直径、高质量的碳纳米管,以水为打弧介质,氢气为保护气体.该方法具有装置简单,电流小,无催化剂,制备出的多壁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 nm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王凤春  臧雪松  吕莹  徐敏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1):2195-2200
以不同形态的实物为模板,硅钨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合成了不同微观形貌掺杂态聚苯胺,并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质联用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所制备的聚苯胺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性能,探讨了不同微观形貌掺杂态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沸程的产物。结果表明:硅钨酸掺杂聚苯胺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其中微观结构为球状的聚苯胺催化性能最佳。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6%,反应时间为40 min的最佳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9.2%。  相似文献   
3.
采用解剖镜、扫描电镜技术,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牡丹草地下芽形态分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的生长发育节律。发现牡丹草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地下贮藏器官需要休眠2个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地下芽开始出现形态分化和发育。其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和花器官分化期4个时期,历经2个月左右,最终以发育成熟的花序进行越冬休眠。连续测定和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夏眠期,牡丹草地下芽的茎高、芽长、芽径均随时间指数生长,茎高和芽长、芽径之间以及芽长与芽径之间呈幂函数规律异速生长,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牡丹草块茎需短暂休眠后完成地下芽的形态建成,地下芽茎高、芽长和芽径的增长具有不同步性和阶段性优先伸长的异速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4.
白术水溶性多糖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水溶性粗多糖,经乙醇分级及Sepha-dex G-75层析柱制备得到组分AMP.经Sephadex G-75、DEAE-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及HPLC验证,AMP相对分子质量及极性为均一组分,HPLC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 374.气相色谱(GC)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Glc,Gal,Rha和Man,物质的量比为7.36∶1.00∶3.05∶1.52.多糖AMP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其结构主体部分由Glc,Rha和Man组成,平均每6个残基上有1个分支,分支点为Glc的4-O处和Man的6-O处,末端残基为Glc.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多组分反应合成α-氰基噻吩的新方法. 在碱存在条件下, β-二羰基化合物、二硫化碳和溴乙腈经过连续的多步反应, “一锅”合成多官能团化的α-氰基噻吩. 该方法简洁, 条件温和, 产率高.  相似文献   
6.
战佩英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7):1629-1634
水热条件下利用苯并咪唑-5-羧酸,1,4-对苯二甲酸和Cd(NO3)2·4H2O为反应物合成出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Hbic)(bdc)1/2]·H2O}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其中每个独立的层都是由两种芳环羧酸配体连接链状的[Cd(COO)]n次级构筑单元所构成,有趣的是在二维层中还存在着笼状的空腔结构。邻近的二维层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谱图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506 nm。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水热合成方法,利用二元羧酸和含氮杂环配体作为混合配体设计合成了一个二维Mn(Ⅱ)配合物[Mn(mip)(NDC)]n(1)(mip=2-(3-methoxy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DC=naphthalene-1,4-dicarboxylicacid),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群,其晶胞参数如下:a=1.24580(7)nm,b=1.47450(9)nm,c=1.36544(8)nm,β=97.6440(1)°。在1中,金属锰(Ⅱ)与来自3个NDC配体的4个O原子和来自1个mip配体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呈现二维(4,4)拓扑构型。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分解经历了两个阶段,并且该配合物的结构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可以做为潜在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8.
水热条件下利用苯并咪唑-5-羧酸,1,4-对苯二甲酸和Cd(NO32·4H2O为反应物合成出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Hbic)(bdc)1/2]·H2O}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其中每个独立的层都是由两种芳环羧酸配体连接链状的[Cd(COO)]n次级构筑单元所构成,有趣的是在二维层中还存在着笼状的空腔结构。邻近的二维层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谱图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506 nm.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访谈有探究教学经验的一线化学教师,得到关于在化学教学中安排探究活动的频率及所用时间的经验性结论,结合理论分析,实现从时间的维度对科学探究教学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指导广大一线教师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更好的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给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取水热合成方法,利用二元羧酸和含氮杂环配体作为混合配体设计合成了一个二维Mn(Ⅱ)配合物[Mn(mip)(NDC)]n(1)(mip=2-(3-methoxy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NDC=naphthalene-1,4-di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群,其晶胞参数如下:a=1.245 80(7)nm,b=1.474 50(9)nm,c=1.365 44(8)nm,β=97.644 0(1)°。在1中,金属锰(Ⅱ)与来自3个NDC配体的4个O原子和来自1个mip配体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呈现二维(4,4)拓扑构型。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分解经历了两个阶段,并且该配合物的结构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可以做为潜在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